• 《桃花源诗及序》四大问题浅析看桃花源的所在
  • 信息来源:铜鼓县文联  作者:刘辉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20日 字体:[][][
  •   

    《桃花源诗及序》四大问题

    浅析看桃花源的所在

    铜鼓桃花源研究会会员  刘辉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及序》,因为描写了一个理想社会桃花源,千百年来为人们向往与追寻。桃花源究竟在哪里?众说纷云。笔者想从《桃花源诗及序》中的四大问题分析入手,谈一管看法。

    一、武陵在哪里?

    《桃花源诗及序》开篇云“武陵人捕渔为业。”那么武陵在哪里?这是弄清楚桃花源地址的首要问题。一般认为武陵在湖南的常德一带。根据是西汉初年在这里设武陵郡,今天桃源县境内的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临沅县境内,当时叫乌头村。笔者认为这是不靠谱的。理由是桃花源中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如果桃花源所在地有了政府管辖,就不可能没有阶级矛盾,就不可能“秋熟靡王税。”同时,从另一角度证明武陵郡管辖的地方不存在桃花源。

         那么真正的武陵在哪?我认为应该在江西的武宁。武宁境内有一地名,叫武陵岩。这里风景秀丽,流水潺潺,如今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但是,武宁却不是桃花源所在地。因为“武陵人捕鱼为业,忘路之远近。”才发现了桃花源,说明桃花源离武宁有一定的距离。二是秦统一六国后,设九江郡,武宁属九江郡管辖,西汉时为淮南国,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安改名豫宁。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于豫宁县立豫宁郡,辖县五:艾、永修、建昌、新吴(即今奉新)、豫宁。所有这些与《桃花源诗及序》中描写的无政府社会状态不相符。但是,却证明了桃花源在武宁县的周边地区。

    二、秦人是什么人?

    根据《桃花源诗及序》记载“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中人应该是“秦人”。“秦时”说明时间是在秦始皇统一六中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还会出现乱世?是因为秦朝统治者暴政引起的动荡不安。秦朝暴政主要体现在:一是横征暴敛,苛捐杂税;二是繁重的兵役、徭役;三是严厉的刑罚,“族诛”,“连坐”。这些使人民不堪忍受,有的流离失所,逃往他乡;有的揭竿而起,成为秦末农民起义一员。桃花源中之人,显然是这些背井离乡,逃往他处谋生的人中的一支。

    所以,笔者认为秦人应该是客家人。主要理由是,客家人的祖籍来自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两广、福建、中原,是汉民族在南方形成的一个民系。客家文化能够穿越历史时空,长时间地保存其特征,依赖于其相对闭塞、鲜与外界往来的生活方式。客家人的内部管理,依赖的是宗族的自治。桃花源中之人,就是生活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社会环境之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个具有浓郁自治色彩的乡村社会,秩序井然,民风纯朴,经济生活并不落后,但也不是十分的发达。所谓“外人”,应该是指“土著”之外的其它人,桃花源中的人既不是“蛮族”也不是“土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透这些极为简略却内涵丰富的文字,我们仿佛可以嗅出桃花源中人的知礼尚节,热情好客,浸染着诗书礼仪之风。《桃花源诗》中有一句: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从衣着,风俗,屋舍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明,桃花源中的人受过一定的社会文明薰陶。那么,桃花源中之人是不是中原人?显然不是,主要是时间上不相吻合。中原人南迁,最早开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与桃花源中之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相符。所以,笔者以为桃花源中之人应该是原居两广或福建一带的居民。秦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并在这里设南海、桂林两郡。

    三、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首先桃花源应该是一个无政府社会。《桃花源诗》中的“秋熟靡王税。”意思是指没有皇粮国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它与世隔绝,而且,时间很长。渔人回家后,“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说明政府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政府没有管辖到,自然就没有阶级矛盾,官吏压迫,没有赋税田租。

    其次,桃花源是一个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和谐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说明这里四季分明,屋舍整齐,老幼怡然自得,显然其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管理是典型的宗族自治型。

    四、桃花源为什么找不到?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是《桃花源诗及序》关于桃花源寻不到的描写。首先,渔民做了记号,太守派人与渔民一起去寻,记号没有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安现在的说法,相当于专家教授或明星之类的“精英”,直到死,也没有找到。

         那么为什么找不到?笔者以为,有可能是桃花源中之人,跟随渔民而出,将渔民留下的记号毁掉,因为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约定,却担心渔民违约。另一种可能是自然的因素。比如涨洪水,山洪暴发,原来的道路被破坏,找不到路;还有一种情况是山区草木生长迅速,经过一段时间,茂盛的草木将留下的记号覆盖,这类情况在山区比较常见。如果是这样,那么,桃花源不是没有,而是没有找到。桃花源不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而是现实中一个相对闭塞,处于山区的无政府社会。

        综上所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至少在陶渊明生存生活的年代属于一个无政府状态,没有中央政府及其地方政权的管辖;其次,这个地区的人口族群,应该属于客家人。此外,桃花源应该在与武宁有一定距离的山区,修河穿过武宁,“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忘路之远近。”武陵人到达的源头,只能是修河源头地区-----今江西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