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朝铜鼓县 昔日桃花源
  • 信息来源:铜鼓县文联  作者:吴爱民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20日 字体:[][][
  •   

    今朝铜鼓县     昔日桃花源

    ——浅谈“桃花源”之所在

    铜鼓桃花源研究会会员  吴爱民

     

    一、前言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心中,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就是湖南省常德地区的桃源县。笔者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似乎桃源县就是“世外桃源”的原型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在前几个月我读了两篇文章。一篇谢寿全先生写的 “真正的世外桃源在修河之源——铜鼓”;另一篇是刘彦友先生写的“桃花源原型考证”,两篇文章都是论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文章中作了很多详细的对比、论证、阐述,同一个结论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江西铜鼓县境内。当时我对此持有很大的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感到有点可笑。以前这样的争论文章也看过,不过是一种炒作罢了。在古文观止中《桃花源记》的注释都明确指出“桃花源”就在桃源县。教科书也是这样说明的。很多地方也曾为此而争论,但是并没有因争辩改变人们心目中已定型的看法,更谈不上改变文献及教科书中的注解和说法。可谢、刘二位文章所提出的对比、论证、考究都是有根有蒂的事。并无强词夺理故弄玄虚之处。出于好奇心我也特意为此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走访等一系列的考究工作。对他们二位观点与说法有了改变,从先前的怀疑与可笑到今天的认同,通过这次认真的考究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与启示,所以才想到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也算是对历史和陶公的一点责任心吧!我怕人懒得看,所以对很多靠不上边的地方, 而又自称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就根本不提了。那不过是某个景区为提高当地的知名度的一种商业炒作!但众所周知近乎于公认的湖南省桃源县就是“桃花源”,又到底是不是呢?我看未必。从《桃花源记》与诗的描述中分析推理,无论从历史、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都不相吻合。

    二、历史原貌不合

    其实写《桃花源记》时,陶渊明也不知道那个地方叫什么地名,再者住在里面的人也有嘱托,叫他不要外传(原文:“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难道陶渊明是个不信守承诺的人吗?我看不是,仅从这一点他写的地方肯定不是桃源。因为在陶渊明写这篇文章之前“桃花源”就是很有名的地方,桃花源在沅江中下游,洞庭湖边缘向湘西过渡地带,早在大溪文化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现在已证明和发现并保护的遗址就有“大溪文化遗址、周家岗遗址、毛家桥遗址、龙山文化遗址、鲇鱼丘遗址”。其中“周家岗遗址”就在今天桃源县境内的“白鲢洲”。这些遗址距今都有六七千年以上,但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时,距今不过是一千六百多年。在桃源县有史可查的从善卷先生居于沅水下游枉山,离桃源不过是百里之遥。《一统志.辰州》篇载善卷先生墓,在“大酉山之巅”。更近一点是“三吕大夫”屈原,这并非传说中的人物,他多次游览沅江风光,他在《沙江》中写道:“ 乘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从枉渚到辰阳就要经过桃源县,沅水从桃源经过隔“桃花源”并不远,而且有船直接通“桃花源”,那时就已是一个无秘可守的地方。在楚辞中多次描写过沅江的风景及风土人情。另外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马援将军南征五溪就驻兵“鸟头村”就是今天的桃花源,现在还留有将军当年避暑的“马援石室”。春秋时期,桃花源已成商贾要津,兵家必争之重地而著称于世。更以其山川毓秀道教洞天名声鹊起,有“第三十五小洞天”,“笫四十六福地”之称。著名的“陶川宫”后改为桃川万寿宫始建于晋代,香火盛旺,香客云集。《武陵记》记载有桃川仙隐,即“桃源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平王在桃源境内修筑了“采菱城”,如果还原历史遗迹,站在几丈高的城墙完全可以看见今天的“桃花源”。离现在桃花源只有十六公里,就坐落在桃源青林回族维吾尔族黄楚村、金鸡村之间。外城有护城河,城中央高台、宫殿、城西有墓葬区,先后发掘战国至西周古墓一百多座。可想而知一座城池,而且是为战争防卫需要而修的城墙,在可视的几十里之内能藏一个“世外桃源”吗?所以《桃花源记》描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今天的桃源县“桃花源”的历史一点也不相吻合:只不过是其中地名带有个“桃”字罢了。完全是后人牵强附会凑合的。

    三、与陶渊明自身条件不符合

       对于其它地方说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就更有些牵强附会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中落。青少年时潜心在家读书。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到处游山玩水,去那么多的地方。后来虽然几度出仕,都在离家很近的地方,最远的就是做过荆州桓玄的属吏,也不曾到过沅江或其它称之为桃花源的地方。(公元405年)41岁的陶渊明辞官隐居于浔阳紫桑务农为业。(公元408年)44岁时家中遭火灾,全部家业付之一炬,只能租住在一条船上。他跟一个老渔民学习捕鱼以补家用之不足。在他的诗中写道:“遥谢荷翁,聊得从君栖”,《桃花源记》的故事就正是这段时期的经历。

    四、地理位置及生产技术不符

    在陶渊明《桃花源诗》里,有这样的描述“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证明“桃花源”的人,会养蚕巢丝,而且不要交税。据《湖南省志》记载“黔阳桑味若,叶小、分三叉蚕丝不食”。另有记载“郴地俗不种蚕,无丝麻之利”,桃源县有记载的养蚕巢丝是在宋代。按地理位置“桃花源”隔当时的采菱城只有几十里,交通再不便、信息再不通,也不需要几个朝代才传到几十里之内的县城。况且桃源县在晋代已是寺庙道观林立,香客商贾往来不绝的地方,不至于到宋朝才学会养蚕巢丝的技术!这近乎于荒唐。特别是第二句“秋熟靡王税”离都城几十里的地方可以算是天子脚下,天子脚下不纳皇粮国税,在那个时代是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不交皇粮国税除非边远山区深山老林之中有人偷居其中,外人不入里人不出,无人知晓那才有可能不交税。桃源县现有古战场遗址多处。从、夏、商、周、春秋、秦、汉、三国、魏晋,哪一个朝代的更变与战争没有波及该地。一个道教盛行、商贾云集、兵家必争的地方,而且离都城几十里路,能藏一个“世外桃源”吗?假若真有那样的地方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我是楚平王也会把都城建到里面去,多安全!

    五、写给桃源县

       对于桃源县而言,凭借沅水之便、交通发达,山水清奇秀丽,堪称中国自古以来的名胜佳境,说它是中国最早的旅游风景区毫不夸张。自从屈原流放斯地,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之后,桃源县(桃川、桃源山、桃川宫、沅江)也成了历代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地方,欲往饱览其秀丽风光者多不胜数。但可惜的是:陶公的确没有到过桃源的记载,桃源也绝非他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对于今天的桃源县而言是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已无关紧要。不会影响其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也丝毫不能减少它久远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桃源与《桃花源记》是历史巧合中以讹传讹的一个附会故事罢了!

    六、与修河之源——铜鼓很吻合

    通过多方面的考察论证,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描述应该是修河之源的铜鼓县。无论从山形地貌、人文历史、生态环境都极为相似。

        修河之源的铜鼓县位于赣西北群区山之中的一个盆地,历有“吴头楚尾”之称,没有修公路之前只有一条水路,从修河逆流而上才能到达。县志记载“铜鼓汉豫章郡艾县,汉、吴、晋、南朝,均属艾地”。这句话是从修水县志摘录而来的,铜鼓建县不到百年,原来没有县志,隶属修水两个边远乡镇即武乡、西乡。至于古艾县都的遗址,就在今天修水县的渣津镇龙岗坪村,离铜鼓一百多公里全是高山峻岭,至于晋代铜鼓是个什么状况已无记载考证。更早的夏、商、周、春秋、秦就更不用说了。假如汉、吴、晋、南朝有人居住,有赋税产生,就一定有建制有记载。县志人物篇最早的一个名人是宋朝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大的胡宾于也只有个名字留下,其它事迹一片空白。从汉朝到宋朝胡宾于出名有记载之间,千余年之中难道一个读书、做官、造反的人都没有过。连那里是否有人都不知道!如果不是与世隔绝,无人问津之地会有这样的事吗?难道还称不上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对于铜鼓的记载从汉到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才有艾入建昌县的记载。从《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到隋开皇九(公元589年)整整795年属于真空历史时期。一句话八百年历史其实还是依附于修水的历史而成的。明万历5年(公元1577年)才设铜鼓营,算是有了自己名至实归的历史记载。在没有任何历史文字记载,处于无政府沉寂的真空岁月里,中间发生过什么有什么成为一团迷雾。以此推断铜鼓的确是个隐居避难的好地方。故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从上述历史脉络看,避乱逃命至此无人居住的深山老林,也就不足为奇了。

        铜鼓最早的历史见证物算是“铜鼓石”了,“铜鼓县”之名也是因此而得。题“铜鼓石”三字的是福建晋安人,备兵使者延伦,“铜鼓石”三个笔力遒劲雄健的字是标准的“柳体”,具体是何年月无可查证。但绝对是柳公权先生之后的人。按当时文化传播技术手段推断:应该是在柳公成名之后才会有字帖流传。但据福建晋安王氏家谱记载,晋人“延伦”考证应该是南唐王潮的后裔,王潮娶妻候氏封“晋安郡夫人”她的后代均以晋人自称,同辈兄弟是延望、延虹、延休、延伦。唐末宋初年间因家族权力纷争,造成历史上的八闽之乱。王氏子孙四散流离逃到各地,为躲避祸害改为游、沈、叶三姓。现在福建依然有王、游、沈、叶是一家,互不联姻的祖训。可这位为铜鼓县命名的人,除石头上三个字别无他迹。也有可能是铜鼓客家王姓的祖宗吧!这足以证明铜鼓当时有多么闭塞,在铜鼓中断千余年的历史记载期间,其中一切外人无从知晓。说是真正的“世外桃源”所在地毫不为过!

    七、分析“武陵人” 之迷

    “武陵人” 谁能准确无误地说,就是当时武陵郡的人? 叫什么人和当事人所处的位置有关。比如我在国外,要是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肯定回答:“ 中国人”。我到外省会说我是江西人,如果在省内人问我,我会说我是“修水人”。要在修水,我只能说是上衫人。怎么一定就说武陵人就是“武陵郡”人呢?再者历史上武陵管辖与名称也几经更变,那里的人就一定会称自己是“武陵人”。从历史几千年来看,大多数行政区名更名频繁,反而小地方的地名、百姓口口相传而经久不变。从这一点上看在修河中游,今天的武宁县,的确有口口相传的地名“武陵山”谷叫“武陵峡谷”,山下的村庄叫“武陵村”,而且有很多人在没有修柘林水库之前的五六十年代都还是捕鱼为生。如果处于晋代,农业、工业、交通不发达的“武陵人”,捕鱼恐怕是最好的谋生职业。而且陶渊明家就在星子县与鄱阳湖及武宁(武陵)相邻,据历史记载,公元4086月陶渊明家被火烧个精光,租住在渔船上,迫于生计跟一个老渔民学习捕鱼,已补当时家里费用之不足。在后来回忆那段艰难岁月从内心流露对教他捕鱼翁的思念与感激。诗中写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翁,聊得从君栖” 。对他驾船从鄱阳湖逆水而上修河捕鱼在他的诗中也描述过!“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所以说《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 绝非讹传的“武陵郡” 人,因为“武陵郡”人和陶公当时的生活现状搭不上架。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假借当时和他一起捕鱼的“武陵人”之口记述自己的一段经历、为信守不外传的承诺所制造的艺术假象;二是的确听和他在一起打鱼的“武陵人”讲的一段经历。此两种可能第一种更为切真实可靠,因为铜鼓有个古地名叫“陶仙寨” 和有关陶公的故事口口相传至今,印证他曾经到过铜鼓。笫二种可能是听人讲的一个经历故事。他能听人讲,讲的人肯定也会对别人讲,就无密可守了!除非讲这故事的人深知陶渊明是个诚实守信的君子,的确只讲给他一人听,也不准他外传,作者才会以这样的构思去写。所以说今天修河中游,武宁县内武陵山周边人,以居家所在地的地名武陵村与相邻者,捕鱼同伴陶渊明:自称是“武陵人” 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陶渊明笔下修河中游的“武陵人” 要比湖南武陵郡人与陶渊明的生活关糸密切得多,更具有历史背景及区域相邻习性渊源。

    八、命题“桃花源”

    如果是“桃川”“桃川宫”“桃源山”就是“桃花源”这似乎有点张冠李戴。说严重点:是在“强奸”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为什么要叫“桃花源”?怎么才能符合《桃花源记》文章中的内容呢?必须有四个起码条件①有“桃”无论是“樱桃”、“猕猴桃”还是“寿桃”,②有“花”,③有“水”(源),④有“鱼”。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是“桃、花、水(源)鱼、人。必须是在同一个事物链上,才能和文章描述相吻合。修河的发源地就在江西省的铜鼓县,经修水武宁(武陵)永修从吴城镇入鄱阳湖。但在鄱阳湖与修河源头有一种自然生物迁移现象,凡是住在修河边上的人都知道:有一种鱼叫“鳙鱼”,每年涨“桃花水”的时候成群结队从修河逆水而上,到水源地产卵,每年这时候沿河的渔民都会下河捕鱼,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如此。直到修河沿途修起大坝水库,才没有“桃花水”“捕鳙鱼”的热闹场面了。铜鼓县与修水交界处叫“山口镇”,沿河道有“桃坪村”,村旁边的山叫“桃花寨”,进铜鼓唯一的入口是一条峡谷,最窄的地方叫“石门闸”,也是到铜鼓的一个隘口,只要上了六十岁的人都知道,没有修山口水库和金鸡桥电站之前,去铜鼓就是延山峡谷底溪边小路而上,过了石门闸就进入铜鼓隘口村浒口自然村。因山势陡峭高峻,山峡谷底两边的树冠都连在一起了,沿途都是樱桃树,这种樱桃树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开时节也是渔民捕鱼的旺季,桃坪,山口地势较为开阔,捕鱼人一般不往上游峡谷捕鱼,这是解放前后的事。如果是晋代连到桃坪山口捕鱼人都不会有,更不可能进峡谷到铜鼓了,才有文中的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山口最老的建筑是外地迁移过来的客家人所建,始建于隋朝晚期,也就是说桃坪山口一带到隋朝才有人定居于此。“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正是经石门闸到今天铜鼓县大镇浒口村的实景描写。如果不是河道与生态有所破坏,还原真景重温陶公探险路,那你会情不自禁地说,的确与《桃花源记》描述的一模一样。所以说铜鼓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的原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