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鼓——“桃花源”原型考证
  • 信息来源:铜鼓县文联  作者:刘彦友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20日 字体:[][][
  •   

    铜鼓——“桃花源”原型考证

    铜鼓桃花源研究会会员  刘彦友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不少人都在寻找,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哪里?似乎很多人都觉得就在自己的家乡。于是乎,桃源村、桃源乡、桃源县便应运而生,至今已有三十多处自称与“桃花源”原型吻合。比较有名的有湖南常德的桃源县、湖北十堰的竹山县、江苏连云港的宿城、江西星子县的康王谷、安徽黄山脚下的黟县、安徽宿松县的桑落洲、河南内乡县的青杠树村、重庆的酉阳县、云南广南县的坝美村和台湾的新密溪谷等等。

        有人说,《桃花源记》是一个神话故事,或说是由《山海经》中某些故事情节拼凑而成的,不必坐实其具体地理位置。

        笔者认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桃花源”是个偏僻落后的地方,占为己有并无多大荣耀。寻找其所在的意义,在于尊重事实,还原历史,更好的研究陶渊明生平及桃花源文化。

    我们可以肯定《桃花源记》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而不是神话故事,更非拼凑之作。其理由有三:1.文中所记皆为人间烟火,如“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设酒杀鸡作食”。2.桃源中人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有其根源的,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如果是神是鬼,又何惧“为外人道也”?

    近年来有人推断,《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就是陶渊明自己。对此,我想提点新的看法加以肯定:一者,象陶公这样一位刚直不阿,儒、道皆通的人,不可能凭一点道听途说而写一篇游记。二者,他去职归隐后,一直在江西星子县。大火烧毁了他的房子后,便以船为家。如此处境,以“捕鱼为业”,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星子县在鄱阳湖西岸,鄱阳湖五大河流唯修河离星子最近,虽然修河与赣江出口在一处,但修河人烟比赣江少,为免遭白眼,陶公也会选择修河捕鱼。修河中段的武宁县一带叫武陵岩,陶公常在武陵岩一带捕鱼,故称自己为“武陵人”。

    由此可以推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亲身经历的一篇游记,“桃花源”也确有其所在。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看这篇游记中有哪些特殊而必备的条件,再对照那三十多处说是“桃花源”的地方,若有哪个地方与其中某些条件无法吻合的,逐一排除;若有哪个地方各方面都基本吻合的,便是真正的“桃花源”原型。

    请比照如下几点:

        一、《桃花源记》问世前,本来就叫“武陵”的地方应该排除

    《桃花源记》中的捕鱼人本是武陵人,岂有自己不认识自己家乡的?更不至于“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据《桃源县志》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源县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

    《竹山县志》记载:竹山县“在西汉时置武陵郡。”

    凭这一点,上述两处就不是桃花源。

        二、桃花源必须是一条能划船的“溪”之源头

    因捕鱼人是先“缘溪行”(即逆流而上),到“林尽”处,便是“水源”。没有看见河流向别处延伸,只有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山前有个很小的谷口,这河流正是由此而来,并不是象有些人说的“河边上有口小洞”。

    竹山县的堵河发源于陕西镇平县,流过竹溪县泗河及房县的九道梁河后才入境,于妮姑河口出境,县内还有深河、洪坪河、公祖河、河,均可通航。这远远超出了“水源”的内涵。

    桑落洲是个洲岛,长江、鄱阳湖、古雷水在此交汇,有“一日三省、一统江湖”之说,这当然不是“水源”。

    桃源县有沅江从中穿过,且为洞庭湖之滨,也不能算水之源头。

    河南青杠树村半山腰的那个“桃花洞”根本无水,无所谓“水源”。

        三、“山有小口”必须是当时出入桃花源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无人往来的险径,方能“与外人间隔”而称“绝境”

    象桃源县虽说有点山,大多为丘陵,仍可四通八达,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岂能“与外人间隔”。

    竹山县虽然是山区,却有堵河穿中而过,两头均可通航,不是唯一通道。

    宿城为地级宿迁市唯一辖区,水陆交通便捷,宗河、古运河贯穿全区,洪泽湖、骆马湖水域面积达350余万亩,单从水路而言,就存在多处通道。

    康王谷有庐江贯穿其中,既不是水源,也不是唯一通道。

        四、《桃花源记》问世前应无任何建置

    据《竹山县志》记载:“楚庄王三年(611年)始置上庸县,西魏废帝元年改安城为竹山县,最初置县已历2600余春秋。”

    《桃源县志》如上所述,桃源县从夏、商起便有记载,西汉置武陵郡。

    《黟县县志》上说:“黟县古称黝,建于秦朝二十六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酉阳县有县治的历史也有2000多年。

    既然有记载、有建置,就不符合陶公所写的那个与世隔绝、无政府状态的桃花源。

        五、《桃花源记》问世后,还是原始森林的地方应排除

    在众多“桃花源”中,要说与原型比较相似的,还算云南的坝美村。其四面高山环抱,只有一条河流穿行于两个洞口。只可惜其历史太短了。在清朝前期还是一块无人知晓的原始森林环抱的沼泽地。在三百多年前,是广东南亚县楼岗村的黎姓家族为避战乱逃离至此;后来又从河南横川迁来了黄姓;从广西柳州迁来了龙姓,都是壮族。至今才繁衍十五代人。而《桃花源记》问世已1600多年,这又无法吻合了。

    至于台湾的新密溪谷,凭当时的交通状况和经济条件,已弃官的陶渊明或其他渔夫都无能到达台湾。

    对照上述各条,这三十多处无一不存在缺陷,均不是陶公笔下的桃花源。那么,是不是就没有真正的桃花源原型呢?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和实地考察,发现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的人文地理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如出一辙:

    一、翻开《铜鼓县志》看看,在汉以前,铜鼓无历史记载,“汉、吴、晋、南朝均属艾地。”即古老的地方,处于无政府状态。“至随开皇九年,才入建昌县。”《桃花源记》形成时,正是铜鼓有人居住而无人管理的那段时期。

    二、铜鼓是修河的源头,没有其它出水口或入水口。

    三、铜鼓四周高山环抱,唯有一段峡谷出修水。峡谷很窄,靠修水一边的入口叫“山口”(即山有小口),靠铜鼓一边的出口叫“隘口”(即狭隘的谷口),这是当时出入铜鼓的唯一通道,完全可“与外人间隔”。

    四、修河一带及铜鼓境内的地名与《桃花源记》的故事发展顺序完全吻合。

    “捕鱼人”陶渊明从武陵岩溯流而上到修水县,修水县山口镇靠铜鼓界边接连有三个村叫“桃坪”,俗称上桃坪、中桃坪、下桃坪,即现在的上桃村、中桃村和桃坪村。这正是夹岸桃花林。桃林尽处是修水之源头,迎面而来的是铜鼓的高山峻岭,大山中有一道狭窄的谷口叫“山口”,山口镇即由此而得名。由修水的山口进入狭谷,走出铜鼓的隘口村,便是大镇。正因为是“大”,故“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大镇上游的温泉镇有个古寨遗址叫“陶仙寨”,正是为纪念陶渊明在此客居过而建。铜鼓境内有十多个地方叫“桃坪”,说明古时候这修河源头是一带桃源,所以陶渊明的游记叫《桃花源记》。只可惜桃树寿命较短,且易遭虫害,后人又未及时栽种,所以现在并看不到那桃花盛开、“落英缤纷”的美景。

    上述这些地名都是自古就有的,不是后人为争“桃花源”而新造的,因为修水和铜鼓以前从未提过这里是桃花源。

    我们不必反对别人打造“桃花源”模型,开发旅游事业,更希望有千千万万个心中的“世外桃源”,但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只有一个,那就是江西省铜鼓县。

    为什么自唐以后冒出这么多“桃花源”呢?是因为真正的桃花源不为人知。为什么一千多年来,铜鼓人看着他人冒名顶替而不吱声呢,是因为铜鼓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这等穷乡僻壤,“不足为外人道也”。

        看今日之铜鼓,定让陶公之灵感慨万千,古时的“桑、竹之属”已形成绿色海洋;“阡陌交通”,已变成水泥车道,宛延伸向万千农家;一条“绿色走廊”贯穿全境;数条省道翻山越岭;大广高速横穿南北,奉铜高速纵贯东西。“七重门、八叠岭、九龙湖藏万千气象;文宗塔、武曲宫、仙姑岽蕴天地玄机”。“高尚士”惯于忙里偷闲,客家人依旧“怡然自乐”。野味待游人,深山通网络。此时的铜鼓人若再见陶公,抑或语云:如此清山秀水,不妨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