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世外桃源”就在修河源头——铜鼓
  • 信息来源:铜鼓县文联  作者:谢寿全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20日 字体:[][][
  •   

    真正的“世外桃源”就在修河源头——铜鼓

    铜鼓桃花源研究会会员 谢寿全

     

    读过《桃花源记》的人都知道,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给人们留下了一道千年难解之谜——真正的“世外桃源”究竟在何处?1600年来,多少政客名流,文人逸士前仆后继,寻踪觅迹无一如愿!于是出现了虚构说,空想说,幻境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笔者对上述诸多说法均不敢苟同,经过反复研读《桃花源记》,并根据陶公所处的年代,及其生活状况与生活轨迹等有关资料,对照《桃花源记与诗》中的描述,并多次亲临修河流域进行实地调研与考证,认为陶公笔下的“桃花源”,就在修河的源头——铜鼓。

    官场少了一个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县令,历史多了一个“采菊东篱下”的诗人

    笔者认为:“桃花源”是文学史上的冤案。他并非虚构,亦非空想,更非幻境。不过这冤案制造者不是别人,而是陶公自己。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教育,既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可想而知,这样一个顶天立地文人怎会自欺欺人去写一篇子虚乌有的游记,更不会去虚构一个乌托邦式理想乐园来安慰自己的灵魂!根据《古文观止》所收集的以《记》命题的二十八篇文章,按时间先后论,陶公是中国写《记》第一人。可以说他不但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还是写《记》的鼻祖。再者,二十八篇《记》中的二十七篇,文史界早已明确均为记实文章,仅《桃花源记》至今尚无定论。近代史学家陈寅恪曾说:“《桃花源记》为描写当时坞堡之生活,而加以理想化者,非全无根据之文也。”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说:“世传桃花源事,多言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时来此,则渔人所见应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人而杀生者乎?”也就是说,不是陶公纯粹的文学虚构,而是实有其指,实有其地。所以,我坚信“桃花源”当时确实存在,《桃花源记》毫无疑问是一篇记实文章。而且文中那个“捕鱼人”就是陶公自己。不过他为了信守对桃花源中主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嘱托。故意隐瞒而已,因为他明白,一旦世人皆知,桃花源将从此不得安宁。于是,他不但对浔阳太守隐瞒了真相,并借南阳隐士刘子骥规访未果而终,来告诫世人从此不要问津桃花源。而自己却甘愿背着千古骂名终老。陶公的为人真让我辈汗颜!现在该是我们为他沉冤昭雪的时候了,否则真正的“世外桃源”将永远无法找到。

    大火烧毁了诗人赖以生息的家园,却催生了世人朝思暮想的“世外桃源”。

    根据陶公所处的年代与生活轨迹,真正的“世外桃源”应该就在修河流域。因为,公元40541岁的陶公辞去彭泽县令后,一直隐居于浔阳柴桑,即今九江市西南部。而此地正是修河流域的下游地区。修河发源于铜鼓,流经修水、武宁至永修的吴城镇入鄱阳湖。据陶渊明年谱记载“公元408六月中,浔阳旧宅遇火,燔毁殆尽,举家寄栖舟中一年余”。可以说,火灾过后陶几乎一贫如洗,这条船是他仅存的唯一家当。在这期间迫于生计,耕作之余捕鱼积累资金重建家园,是他的首选途径。他有原因,有目的,有条件,加入渔民的行列,到鄱阳湖与修河流域捕鱼。

    公元409年桃花盛开时节的一天早晨,陶公跟往日一样带着陶俨与陶俟划着船在修河的武陵岩一带捕鱼,他偶然发现,下游的鱼成群结队逆水而上往上游游去,于是他们出于好奇,划着船追逐这些鱼群,也不知追了多远,当进入今天的修水县山口镇地界时,看见沿河两岸绵延数百步的桃花林,中无杂树,地下芳草青翠,落英缤纷。更加使他觉得神奇,甚至怀疑鱼群也是冲这片桃花林来的。当他撑着船行至桃林的尽头时,眼前的景象更使他惊异莫明!一座大山挡住了上游前方的去路,远远看去,清澈的河水好像是从树木茂密阴森的大山深处流出来的,船到山脚下再仔细一看,才发现河水是从一条窄长的狭谷中流出来的。狭谷深幽莫测,宽不过丈。两岸古树森森,更为奇特的是其枝干皆向河床中央倾斜,其间枝叶交错,有的甚至越过河床伸至彼岸,形成一条天然的神奇的绿色隧道。这时,文人的好奇心使陶公忘却了眼前的危险与恐惧,父子三人毫不犹豫着桨,撑着篙闯入了这条长达十余里的狭谷。一路可谓历尽艰险,由桃坪,入山口,闯河排,过关门石,经隘口,进浒口,浒村……于是,他们不但成了九江渔民到铜鼓捕鱼的先驱,而且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笔者儿时也曾听老一辈人说:清末以前,鄱阳湖的货船可沿修河直达当今的铜鼓县城;修河下游九江一带的渔民每年逢涨桃花水时节常驾船逆水而上到铜鼓境内捕鱼。所以铜鼓民间流传的一句话“九江鱼子归九江”足以佐证这种古老的习惯

    在《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这首诗中,可以说是陶公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与真实写照。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
    翁,聊得从君栖。

    诗的前六句主要是描述他辞官隐居后头三年的田园生活状况。从第七句开始诗人因为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之故,碍于士大夫的面子,虽然没有明写他曾经作为渔民在修河流域与鄱阳湖上捕鱼。其实,字里行间洋溢着他的辛酸与欢乐。他常带着饥后饱餐的喜悦,整理好装束等待黎明的到来,每当星星还在晨曦中闪烁,他便摇着桨在广阔的鄱阳湖上奔波,无论是林鸟欢歌的早晨,还是猿声哀啼的静夜,他常泛舟出没在两岸郁郁葱葱,水流清澈见底的修河上游的深山老林里忙碌。不言而喻,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他在捕鱼。最后四句是陶公嗟叹人生易老,韶华不再,回首当年捕鱼的往事,现在看来并没有违背道德与尊严,所以还要感谢当时背着鱼篓教我捕鱼的渔翁,因为我是在他的帮助下走出困境的。

    真正的“世外桃源”就在修河源头——铜鼓

    笔者生长在江西省铜鼓县,与陶渊明当时隐居的浔阳柴桑,因修河之水一脉相连,加上本人从小喜好游山玩水,故对铜鼓及周边地区的自然风景与民情风俗非常了解。综上所述,铜鼓县无论从历史沿革,建置变更,地域隶属上都与陶渊明隐居了近二十年的浔阳柴桑密切相关。铜鼓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地名,以及自然生态都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几乎完全一致。淳朴善良,热情好客,邻里和睦,勤奋乐观,是铜鼓人至今信守的传统美德。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中的人的性情完全吻合。历代耕耘,自不息,植桑种竹,后人享福,是铜鼓人千秋不逾的优良传统。1600多年前的中国,正值东晋与南朝易代之际。连年征战,国无宁日,民岂有家。朝廷官员和普通百姓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时交通极其闭塞的铜鼓却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一番繁荣景象,与外面的世界相比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作为时刻深切关注国家和人民命运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在发现铜鼓这个“世外桃源”后,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和向往,并留下《桃花源记》这篇千古奇文呢?

    附:

    1、据铜鼓县志载:铜鼓修水自汉至南朝均属艾地,故称“古艾”,隋.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艾入建昌县,唐.武后长安四年即公元704,析建昌置武宁县,艾入武宁县。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即公元800年二月,析武宁西八乡置分宁县,隶属洪州。宋曾改分宁县为宁县。公元975年复为分宁县。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于武宁置宁州,下辖武宁,分宁。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升分宁县为宁州。明,万历五年设铜鼓营。以境内县城修河上游北岸鼓形巨石 “铜鼓石”而得名。此石由备兵使者晋人——延论题书并刻于其上。虽历经沧桑,至今依然清晰。清,嘉庆六年六月,公元1801年改宁州为义宁州。辖今之江西省修水,铜鼓两县。宣统二年,公元19102月,铜鼓废营建抚民厅,隶南昌府义宁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7月,铜鼓废厅建县,直隶江西省,属浔阳道。

    2、武宁县始建于唐朝武后长安四年,公元701年。武宁之名很可能取自武陵岩,武陵岩海拔1547,是武宁境内的最高山峰。现为武宁县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当时以“宁”易“陵”应为避武后之讳。可以说《桃花源记》中所提到的“武陵人”本来就是今武宁县境内之武陵岩一带的人。因为晋朝时还没有武宁之名

    3、铜鼓是个四面高山环抱的盆地,东南方为九岭山脉环绕,其中包括东面修,铜,宜,奉四县交界处带溪乡新丰村的祥云山.八叠岭。南面是地处龙门林场和大镇双红村与宜丰县黄岗接壤的黄岗山石花尖,还有地处永宁镇坪田村的太阳岭.仙姑岽。西面有与湖南省之浏阳.平江交界的罗霄山脉作屏障。北面是九江市的修水县有大龙山,灵泉山,山子岭,交山,白杨坳为界。交通非常闭塞,修河是民国以前出入铜鼓的唯一交通要道。沿河而上修水与铜鼓的交界处有几个古地名即:修水的桃坪、山口;铜鼓的隘口,浒口,浒村,大一直延用至今,山口境内有一地名叫“山口河排里”,为一窄长的狭谷。两岸绝壁凌空,古木参天。河床之中有两只“关门石”其间只能行驶小木船和木竹排。直到“大跃进”时期,为了“放大排”才炸掉。

    4、修河上游铜鼓境内的温泉镇有一古寨址,名“陶仙寨”,据说,缘自陶渊明曾经在此居住过而得名。当地宿儒赖天年老先生曾告诉我一首有关陶渊明的七绝《重阳节》,诗文为:“陶潜篱畔又花香,几度秋风彻骨。幸喜茱萸人遍插,无牵无挂过重阳。”他说此诗在当地口语相传多少年已不可考。但称德高望重的隐逸之士为“仙”,乃是本地古老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