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2月21日在县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
3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县长 黄为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建设“富饶、美丽、生态、活力、幸福”小康铜鼓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逆势突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增长8.6%;财政总收入8.67亿元,增长3.9%;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增长12%;打好房地产去库存“翻身战”,销售商品房1201套,增长102%,增幅全省前列。
——“趁势突破”。引进县内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英联食品投资的普美欣科技项目,并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当年竣工”;龙源风电、中电投风电、华能风电等重点央企先后齐聚铜鼓,开启了我县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的“征程”。
——“顺势突进”。铜鼓通用机场列入省“十三五”规划,蒙华铁路顺利推进,铜万高速竣工通车,铜崇高速、铜平高速立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逐步改善的区位条件,将带动铜鼓从赣西边陲山区县,一举成为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谋势突出”。国家级生态县成功授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顺利通过国务院批复,争取到全市唯一的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紧盯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成效初显。一是旅游服务业有新成效。启动全省旅游强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推出“长寿铜鼓、养生福地”旅游形象宣传;汤里景区、七星岭滑雪场、尖尾峡漂流顺利接游;秋收起义纪念地、汤里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沩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增省级生态旅游示范乡镇1个、省级3A乡村旅游点3个,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亿元,增长17%;电商企业(网店)达321家,实现网络销售额10.2亿元,增长42%。二是生态工业有新进展。尚朋电子、吉星木业、合盈羽绒、正宏材料、嘉义纺织、成大利竹业等6家企业成功“入规”。工业园通过省级园区创建评审,入驻企业达29家,园区污水处理厂、郑顺环保助剂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国盛竹业、华裕二期等8个项目扎实推进,英联普美欣科技、伟升制药等6个项目全面竣工。全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7亿元,增长8.7%。三是有机农业有新亮点。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发展,有机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通过有机认证30个;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合格率达96%以上;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发放抵押贷款3760万元,增长200%;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877亩,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和土地整理1.1万亩,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两类项目结合创新试点项目县。
二、注重城乡统筹,城乡发展提质扩容。一是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自来水厂、定江西路改造、城南西路延伸、自行车绿道等正式启动;铜鼓中学教学楼、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福利院综合大楼等完成主体工程;行政综合大楼、城东幼儿园、二中教学楼、公安局业务技术大楼、城区污水管网改扩建、县城防洪工程等基本建成;新铜鼓大桥、剑石桥、疾控中心检验大楼等投入使用;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农贸市场和流动摊点经营秩序明显好转。二是镇村面貌日益改观。高标准完成排埠华联、大塅隘口2个中心村和17个一般新村点建设,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垃圾回收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95%以上;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进展顺利,第五批小农水重点县通过省级考评;加强城乡交通整治,9个乡镇新设红绿灯,实现红绿灯乡镇全覆盖;加大城乡道路建设,完成县道升级改造64公里、生态公路35公里、通组公路52公里、农村危桥15座。三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生态环境,开展打击环境违法“零点行动”,关闭取缔违法企业23家;抬高准入门槛,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25个;全面推行“河长制”,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全县62家非法采砂场全部关闭并拆除,地表水和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完成造林面积2.2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永宁镇荣获“省级生态乡镇”,大塅镇被评为全国科学发展千强镇和全省首批美丽宜居小镇,茶山林场摘得全省唯一“全国十佳林场”。
三、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一是向改革要红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制定并公布权责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完成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依法拍卖公车141辆;全面做好“营改增”、财政体制改革等各项政策落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减轻群众购药负担400万元;推进教育领域三项改革,城乡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二是向“双创”要活力。推进高新技术研发应用,通过高新技术认定企业4家,新建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双创”基地2个,与省林科院、江西农大等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1项;完成创业培训3000多人次,发放小额贷款2亿元,个人贷款到期回收率100%,位居全省第一;开展人才引进,择优引进师范、医学类等专业人才32人。三是向开放要动力。洽谈引进项目11个,引进省外资金11.6亿元,其中利用外资2400万美元,外贸出口4200万美元,增长35.7%;争取上级资金6.5亿元,增长35%。持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有效解决企业各类困难和问题71个,为企业减负近1.5亿元。完成铜鼓农商行改制,九江银行、九银村镇银行实现营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3亿元,增长19%,贷款余额22.7亿元,增长36.7%,增幅全市第一。
四、回应群众关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民生保障落到实处。民生支出达8.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3%,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项目获全省先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新建移民安置点8个,完成整村推进项目10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7个,减少贫困人口3781人,圆满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实行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3500万元,荣获全市社会救助先进县;改造棚户区117套、农村危旧房574户;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43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26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1725元和772元,增幅均为全市第一。二是各项事业协调推进。完善教育激励竞争机制,尊师重教氛围空前浓厚;投入资金4193万元,改扩建校舍面积3.5万平方米;成功举办第四届 “湘鄂赣苏区论坛”、第四届全国漫画大赛等活动;全面落实文体卫生惠民政策,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全面完成,游泳馆和五人制足球场投入使用,居民健康建档10.7万份,“单独两孩”和计生奖励政策落实到位。三是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改革信访体制机制,依法完善逐级走访机制,群众来访总量同比下降12%,合理诉求化解率达100%。加强市场质量监管,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有效保障;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区域监控实现全覆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八大类案件实现低发案。前三季度,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工作满意度测评位居省、市前列,其中公安满意度全省综合排名第三,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县。
五、优化政务环境,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部作风好转。完善政府议事规则,政府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强化督查督办,政府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规范公务消费,“三公”经费下降14%。强化财政评审和审计监督,累计评审项目98个、审计项目150个,审减金额7790万元。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7.3万件,公共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政务环境持续优化。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应急管理、政府法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水文、邮政通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信息化、工商联、工会、青年、烟草、保险、科协、文联、社联、史志、档案、统计、物价、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县上下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铜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铜鼓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催人奋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发展不足仍然是铜鼓的主要矛盾,欠发达仍然是铜鼓的基本县情,加快赶超发展仍然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二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成为新常态,加上“营改增”全面铺开,财税增收压力与日俱增。三是刚性支出增加,可用财力不足,民生事业发展与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四是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推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任重道远。五是生态保护缺乏强有力管控,偷盗滥伐林木、偷排偷放污染物、乱挖山体破坏植被时有发生。六是城区违规建房、抢栽抢建和农村随意占用耕地、林地建房现象依然存在。七是少数公职人员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强,推诿扯皮现象仍然存在,工作落实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问题就是方向,差距就是空间,我们将更加努力,绝不辜负组织和人民重托。
2017年目标任务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经济下行、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仍在延续,但增速调整不代表经济失速,形势总体对铜鼓利好:
一是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随着区位、生态叠加优势的不断凸显,铜鼓有机会融入到新一轮的发展升级大潮中,并将释放更大活力。
二是新战略激发新动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铜鼓能享受的发展红利越来越多。特别是“互联网+”、“双创”等措施持续推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茁壮成长,将给铜鼓带来更多动力。
三是新项目汇聚新气场。通过不懈努力,英联普美欣科技、龙源风电、华能风电等世界500强、重点央企投资项目成功落地,汤里景区顺利接游,铜万高速竣工通车,蒙华铁路快速推进,新的发展潜能加快蓄积。只要我们集中精力抓项目,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大变样、五年实现赶超”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旅游服务业、有机农业、生态工业和城市建设“四升级”,加快建设“富饶、美丽、生态、活力、幸福”的小康铜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根据省市要求,结合铜鼓实际,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达到42.6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7%,达到9.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达到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达到3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达到12.4亿元;引进省外资金增长10.5%,达到12.8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5%,达到0.26亿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达到23758元和9339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帮助现行标准下5094名贫困人口脱贫。
各位代表,加快铜鼓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抓项目,核心是兴产业,目标是促赶超。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高起点推进全域旅游,全力开启山区后发崛起新征程
立足铜鼓“绿色、红色、客家”旅游资源禀赋,以全省旅游强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旅游服务业升级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编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规划》,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强化政府掌控核心旅游资源力度,制定出台全县旅游项目开发准入实施办法,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从严规范审批程序,旅游开发必须报县规委会审批,严禁旅游资源私下转让、擅自开发,确保旅游资源有序高效利用。
二是突出景区建设。强力推进茶山养生小镇、秋收起义纪念地等项目建设;鼓励支持汤里景区、天柱峰景区、燕鸣温泉、上泗坊红豆杉景区、大沩山景区、永丰民宿旅游等项目深度开发;有序开展凤凰山、大莲山七重门、凌云山八大寨、仙姑坛等景点招商引资,力争年内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新竣工接游景区3处;强化乡村旅游规划引领,整合涉农资金,支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的行政村,发展客家餐饮、农家民宿和农业体验,力争新增乡村旅游示范点30家以上。
三是完善要素配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立旅游数据中心;开通旅游公交线路,完成自行车绿道、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建设;引进2家以上连锁品牌酒店,开发铜鼓特色旅游商品,推出客家长寿宴标准菜品;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实施“旅游+”工程,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完善电商服务网络和物流配送机制,打通电商进农村“最后一公里”。
四是扩大对外宣传。科学定位客源市场,制定年度营销计划。拍摄铜鼓旅游形象宣传片,瞄准长沙、南昌、武汉等周边大中城市,打好宣传营销组合拳,唱响“长寿铜鼓、养生福地”旅游形象口号。开展“秋收起义90周年纪念”、“鼓文化旅游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邀请文化名人、网络大V和主要客源地新闻媒体记者来铜鼓采风,提高铜鼓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更大决心做优有机农业,全力构筑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围绕基地建设、经营主体、品牌营销、服务体系等重点,深入实施“四轮驱动”,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发展。
一是壮大基地规模。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有机农业集约化发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返租倒包”自建基地,或以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合建基地,重点抓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茶叶、水稻、中药材、笋用林、蔬菜等主导产业,培育黑山羊、蜂蜜、人参、林果、食用菌等有机农牧产品,努力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支撑,有机农牧产品为补充的“5+N”发展格局;加大有机转换力度,确保新增有机论证面积5万亩,全县80%以上耕地完成或进入有机转换期。
二是培育经营主体。支持金铜农业、荣通农业、华裕家禽等龙头企业扩大产能,做大做强;加大对农业上市公司、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力争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1家、新增或引进国家级1家;引导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大户、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并与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生产、股份经营等合作;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士兴办家庭农场,确保新增家庭农场10家以上。
三是注重品牌营销。实施“铜鼓有机”品牌发展战略,引导和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工作,力争全年新增“两品一标”认证产品10个以上,通过国标、欧盟、美国有机标准认证产品40个以上;鼓励农业企业参加全国性农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提高有机农产品对外影响力;深入开展农网、农社、农企对接活动,推动有机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四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大创业技能培训覆盖面,培育专业化农民合作社和新型农民;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所建设,完善农技人员联系挂点制度,为农户提供“菜单式”农技服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规违法生产行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力争成功列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
三、更实举措发展生态工业,全力积蓄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市场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生态工业升级,为县域经济“强筋健骨”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聚焦平台建设。围绕“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园区品位,打造工贸新城区”目标,推进园区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物流、研发、培训、金融、电商、通讯、安保等配套服务功能;完成国税、地税、城建、环保、安监、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派驻,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确保省级工业园区创建获省政府批复,入驻企业达到35家。
二是壮大支柱产业。围绕“竹精深加工、医药、食品加工”三个工业板块,按照“横向扩围、纵向延伸”的发展路径,引导关联度高、配套性强的项目集聚;支持永宁化工、荣通农业靠大联强,借力发展;加大企业“入规”扶持力度,确保金铜农业、佰利达制药、腾达有机硅、金兰科技、伟升制药等5家企业成功“入规”;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对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监测分析,防范经济下行风险。
三是突出生态导向。坚持以生态理念抓工业,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禁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落户;健全项目建设约束机制,任何项目建设必须依法依规把恢复生态作为前置条件。引导昆庆纺织在符合现行政策条件下进入园区;鼓励二源化工、腾达竹业等规上企业技改升级;支持荣通农业、伟升制药等企业加大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力度;帮助龙源风电竣工运行,做好中电投风电、华能风电协调推进工作。
四是破解要素制约。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完善全县重大项目领导挂点、跟踪服务、协调推进等制度;落实惠企政策,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生产要素保障问题,确保康隆生物、洪江新材料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尚朋电子二期、国盛竹业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佰利达制药、金兰科技等 15个项目达产达标。确保全县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9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实现利税4.5亿元。
四、更新理念统筹城乡发展,全力厚植秀美宜居家园新优势
坚持全域统筹、整体谋划、加速提升,努力构建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发展格局。
一是城市品味再提升。结合全域旅游,启动“多规合一”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西湖新区、温泉新区4平方公里详规编制和 5平方公里城市设计;逐步实施城区立面提升改造工程,有序开展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抓好征地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推进城市综合体、法院审判大楼等项目建设,完成行政综合大楼、公安局业务技术大楼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建立数字城管平台,实现交通、治安、人口和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启动县城规划区“两违”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对“两违”行为“零容忍”;健全“门前五包”、小区物业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
二是镇村面貌再提档。巩固提升大塅镇、全面完成棋坪镇镇村联动建设,启动温泉镇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辐射带动其他乡镇;结合乡村旅游和脱贫攻坚,全面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集中连线成片完成88个新村点“七改三网”建设;加强农民建房管控,设计农村建房样式并免费提供建房施工图集;保护和修缮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延续好历史人文脉络;完成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景区公路沿线阔叶林增植补种,培育多彩森林景观;深入开展农村和公路沿线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强化农村清洁工程常态化管理,确保走在全省前列。
三是基础设施再提速。坚持基础先行,积极与市公路局开展合作,着手实施铜万高速连接线、铜鼓至棋坪、带溪至八叠岭等新建或改造项目;适时启动浆里至东浒、东浒经茶山至汤里等项目建设,打通旅游“大环线”;完成定江西路改造,启动和推进温泉大道、城南西路延伸等项目建设;争取铜崇、铜平高速项目立项,做好铜鼓通用机场前期规划研究。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改扩建,确保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推进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两类项目结合创新试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启动220千伏变电站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四是生态保护再提质。制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并严格执行;持续开展“三净”行动,严格执行新《环保法》,从严从重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河长制”工作深入开展,实现全县水质整体改观;实施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和西河片“五河治理”项目,改善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推进全面封山育林,严管生态公益林,严保天然商品林,从严管控人工林,规范采伐成熟林;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评,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把责任追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管等各环节。
五、更深层次推动改革创新,全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工作,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重点改革推动。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系列改革部署要求,深化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主动对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深入开展“三单一网”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统筹做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是扩大开放带动。科学分配招商任务,全面量化招商考核。围绕产业定位,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技术工艺新、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确保新引进固投2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密切关注和研究上级政策导向,加大跑项争资力度,争取更多项目挤入“笼子”;深化湘赣边界区域开放合作,力争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争取、精品旅游线路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是科技创新驱动。加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培育力度,力争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及创新团队2个以上;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推动科技项目落地,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项以上、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10项以上;完善企业自主创新奖励和税收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江桥竹业、荣通农业、永宁化工等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5家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10项以上。
四是金融服务促动。健全投融资管理机制,强化“城投”、“旅投”等市场化投融资功能;积极争取专项建设基金、“PSL”等资金,大力推行“PPP”和政府采购服务模式,有效解决道路交通、城市升级、脱贫攻坚等领域投入不足的矛盾;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扩大“三贷一保”、昌铜四县“倒贷”和金融机构贷款覆盖面,力争全年存贷比达到60%;严厉打击非法融资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六、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福祉,全力开创幸福文明铜鼓新局面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让每一个铜鼓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落实惠民之策。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深入推进“十大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完成“5094人脱贫、5个省定贫困村退出”的年度减贫目标;加强分类指导,注重精准施策,大力推进水稻、竹笋、中药材、茶叶、红薯、莲藕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有序实施好24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确保搬迁户愿意搬、能就业、有收入;建立农村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完善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扶助机制,保障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就学;深入开展结对帮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严格做好兜底保障脱贫;继续实施“助保贷款”,让特困人员“老有所依”。
二是强化利民之举。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激励政策,推进教育园区建设和排埠中心小学异地新建,完成铜鼓中学教学楼、城东幼儿园建设并投入使用;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完成新自来水厂、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加快新公墓山项目建设,建成后采取公益性运营管理;巩固提升房地产去库存现有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开创中医药事业新局面;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严厉打击计生“两非”和政策外生育行为;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推广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养老服务模式。
三是恪守安民之责。完善社会治安技防、人防、物防体系和“三网”体系建设,依法打击“盗抢骗”、吸毒、制毒、贩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强揽工程、阻工扰工、缠访闹访等行为,全力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保障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防范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是崇尚文明之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道德模范、铜鼓好人、“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倡导节俭操办红白喜事,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培育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投入资金支持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计划生育失独家庭;整治涉黄涉赌、诚信缺失等突出问题,强化法治、生态、诚信、道德等文明教育,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
各位代表,面对发展的重任、人民的期盼,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强化担当意识。本届政府已经过换届后的磨合期,迎来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突破条框束缚,打破思维定势,不为困难所阻,不为风险所惧,不为杂音所扰,创造条件、破解难题,努力把难干成的事干成,把难突破的工作突破。
二是弘扬务实作风。严格落实好“1+N”工作机制,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对群众关心的事,定一条办一条,条条算数;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的事,有一件改一件,件件纠正。巩固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是坚守廉洁底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管、行政监察,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民增进福祉,民生福祉离不开发展,发展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实干。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担负起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扬实干、戒空谈、强担当,努力把加快赶超发展的步伐一步步走好,把遇到的困难一个个解决好,把承诺的民生实事一项项办好,为早日实现“富饶、美丽、生态、活力、幸福”小康铜鼓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一:《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注释
“铜崇高速”(P2):铜鼓至修水至湖北崇阳高速,起于铜鼓县大塅镇(接昌铜高速),经修水山口镇、杭口镇、溪口镇、港口镇,终于湖北崇阳县白霓镇与杭瑞高速相交、接湖北监利至崇阳高速,全长119.9公里,其中铜鼓境内14公里。
“铜平高速”(P2):铜鼓至湖南平江高速,起于铜鼓县温泉镇(接昌铜高速),经花山林场、高桥乡、棋坪镇、湖南平江县南桥乡、龙门镇,终于修平高速,全长48.8公里,其中铜鼓境内30.6公里。
“教育领域三项改革”(P4):全面推进课堂教学、义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三项改革。
“双创”(P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去一降一补”(P8):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返租倒包”(P11):合作社或公司从农户手中将土地使用权租赁回来,通过土地治理和基础设施改造,或是某种良种或技术的应用,再倒包给原承包农户或其他农户和单位。
“5+N”(P11):“5”是指水稻、茶叶、竹笋、中药材、蔬菜五大主导有机产业,“N”是指黑山羊、蜂蜜、人参、林果、食用菌等绿色有机产品。
“两品一标”(P11):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同时”(P12):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门前五包”(P13):包卫生、绿化、秩序、设施、文明。
“七改三网”(P14):七改是指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三网是指电网、广电网络、互联网络建设。
“三净”(P14):净空、净土、净水。
“三单一网”(P15):三单是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一网是指政务服务网。
“双随机一公开”(P15):在政府管理方式和规范市场执法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PSL”(P16):即抵押补充贷款,中央人民银行为各金融机构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引导投入到“政策性”项目和领域,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
“PPP”(P16):即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三贷一保”(P16):指中小微企业助贷、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和财政信用担保贷款。
昌铜四县“倒贷”(P16):市本级为支持昌铜四县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而建立的贷款机制。
“十大脱贫攻坚工程”(P16):即产业发展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危旧房改造、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工程。
计生“两非”(P17):是指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三网”体系(P17):网格化管理、网络上运行、网兜式服务。
“五好家庭”(P18):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
“1+N”(P18):“1”:旅游服务业、生态工业、有机农业、城市建设“四升级”方案。“N”:干部考核、财政激励、项目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