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阅兵广场(旧址)为占地面积40亩的滨水地带,项目总投资近2200万元,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整个阅兵广场(旧址)的设计主题为:红色印象——这是一次体验红色和绿色的旅程,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人文和自然的和谐对话。
整个阅兵广场(旧址)总体分为三个景观区:纪念广场区、休闲活动区,滨江景观区。
纪念广场区:站在阅兵广场(旧址)主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阅兵广场(旧址)入口标志,入口标志是迎风招展的三面红旗,上书“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 三面红旗前树立着三尊铜像,他们分别代表着秋收起义部队的组成部分。入口景观大道两边为景观纪念林。
休闲活动区:从次入口进入的便是休闲活动区,该区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营造一处富有历史韵味的古典园林景观。该区主要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活动为主,以休闲游步道、景观休闲亭、景观构架、古钟、古楼及古桥等元素塑造景观,主要景点为古典园林的古钟广场,广场的中心位置树立着一座1.4米高的古钟,代表着铜鼓14万人民凝聚一心,共同祈福铜鼓的明天。古楼里面摆放秋收起义时期的纪念文物供游人参观学习,古楼正对面一组“铜鼓第一党支部”情景雕塑与古楼相呼应,整个广场面材都以仿古材料为主,建成后的古钟广场与古桥和永宁下街仿古一条街融为一体,广场上成排的香樟形成一处绿意清新的休闲空间。
滨江景观区:“山得水而灵,水因山而秀。水乃万物之源,亲水,人之天性也。”眼前这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右边是定江河,左边是石桥河。她们都发源于大沩山,是修河的源头之一,流经数百里,最终注入鄱阳湖。大沩山本名“大围山”,唐代杜光庭所著的《洞天福地明山记》将天下名山划分为三十六洞天,第十三洞天“好生元上之天”就是大围山。千百年来,修河九曲萦回、声声不息,始终在流淌着故事,沉淀着历史。人们看到,定江河水清澈见底,这得益于铜鼓县近几年在定江上游实施封山育林带来的效果。
这里有座石桥,称永宁桥,建于公元1734年。据清乾隆二年(1737年)《宁州志》刊印的铜鼓图记载:“永宁桥畔,帆樯林立”。证明当时定江河航运畅通,运输频繁。
在纪念林园里,屹立着一尊毛主席铜像,生动的再现了1927年9月11日早晨,毛泽东在铜鼓县城大沙洲检阅部队宣布起义,号召大家拿起武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情景。标志着毛泽东开始带兵打仗的军事生涯,从这里迈出了第一步,这次阅兵是我军历史上的首次阅兵。
毛泽东检阅部队后,亲自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向浏阳白沙进军,由此便踏上了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铜鼓县城大沙州因此成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进军井冈山,解放全中国的光辉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