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化险福地景区
欢迎大家来到铜鼓毛泽东化险福地—排埠月形湾参观。该景区占地面积400余亩,于2006年9月9日动工兴建,投资1200万元。主要是以红色为核心,绿色为基础,将毛泽东脱险地打造成为一个缅怀毛泽东丰功伟绩的重要纪念地、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景区内共分为毛泽东旧居—吴家祠、毛泽东脱险陈列馆、毛泽东脱险藏身处、毛泽东铜像广场、自然景观等。广场上青年毛泽东铜像高4.9米,基座高1.927米,通过景区门楼和广场时走的台阶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九级,基座“毛泽东同志”五个大字由邵华将军题写,寓意因为有了1927年9月9日的铜鼓机智脱险,才有了这位伟大的共和国开国领袖,才有了1949年全中国的解放。景区建成后,2009年被授为宜春军分区国防教育基地,2011年荣获“首届中国(江西)十大红色旅游圣地”称号。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走进这段永远的历史时空,一起去回顾毛泽东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惊险。
第一部分 位置概述
铜鼓位于赣西北边陲,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是幕山脉南北走向的结合部和湘东赣西的天然走廊。在大革命时期,铜鼓成为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所在地,既是工农革命军的主要创建地,同时也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
排埠位于铜鼓县西南,南邻万载,西接浏阳,是西出湖南、南去萍乡,北通鄂东南的交通要塞,作为湘赣边境重镇,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排埠更是湘鄂赣苏区通联湘赣苏区的咽喉,工农红军与地方武装曾数次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激烈争夺。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从安源奔赴铜鼓,行至浏阳张坊时,不料被清乡队逮捕,在押往团防局途中,毛泽东同志用一把银元,撇开团丁跟踪,机智地往山上密林中跑去,跳进路边水沟躲藏,利用灌木草丛作掩护,躲过敌人的搜捕,才得以脱险,于9月10日赶往铜鼓县城,并于9月11日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毛泽东脱险地由此而来。
第二部分 遭遇险境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会议结束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和彭公达回长沙改组中共湖南省委,组织秋收暴动。毛泽东回到长沙后,对湖南的革命形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全省特别是工农武装力量进行了认真的评估,认为在湖南全省发动武装暴动的时机还尚未成熟,在中央的频繁催促下,中共湖南省委几经研究暴动计划,直到8月30日接到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同志发自安源的报告,才下定实施暴动的决心。
为什么潘心源的报告能对中共湖南省委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其核心内容主要是向湖南省委通报了未能赶上南昌起义的平浏农军与武汉警卫团卢德铭部屯兵修水、铜鼓休整待命和王新亚领导的安福农军在安源活动的情况,安源、铜鼓、修水三个地方将近一个师的军事力量,这正是中共湖南省委为暴动积极寻求迫在眉睫的武装力量。所以,8月30日当晚,中共湖南省委就在长沙北郊沈家大屋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到农军中去当师长,并任前敌委员会书记。9月1日,毛泽东由毛泽民护送抵达萍乡安源。在听取了中共萍乡市委和潘心源、刘建中等人的汇报后,便立即作出了决定,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部署秋收起义的具体军事行动,会议确定1927年9月11日,修水、安源、铜鼓三路部队同时起义,向长沙进攻。毛泽东由潘心源、刘建中、周克明、易子义等人护送,乔装打扮成萍矿的采购员,毛泽东为什么要来铜鼓而不去坐镇萍乡?其原因是:根据安源军事会议的部署,将萍乡、铜鼓、修水的起义部队分三路,萍乡为第一路,修水为第二路,铜鼓为第三路。并确定铜鼓的第三路为主力。在这三路中,铜鼓处于中间位置,且又是主力,作为最高统帅的毛泽东,为便于指挥南北两翼部队作战,观察战场动态,了解军情,必然要亲临铜鼓。潘心源在安源军事会议上还特意向毛泽东介绍铜鼓山高林密,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毛泽东要冒险赶赴铜鼓指挥起义,这既是军事上的必然选择,又完全符合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经萍乡、上栗、浏阳小河、张坊等地,日夜兼程,奔赴铜鼓。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白色恐怖笼罩城乡,为搜捕共产党人,到处加岗设卡,严律盘查过往行人。当时国民党张坊团防局就在七溪坳设立一个哨卡,毛泽东、潘心源等被团丁拦住,并强行要将他们押往张坊团防局。
第三部分 机智脱险
重任在肩的毛泽东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境况,俗话说:人到万难需放胆,在荷枪实弹的敌人面前,毛泽东镇定自若,大度从容,他一边与敌人拉家常,谈生活,巧妙周旋,斗智斗勇。潘心源则在一边察颜观色,一边谋划如何引开敌人,让毛泽东脱险。当他们走出山冲快到张坊通往铜鼓的路口时,潘心源见时机成熟便故意加快步伐,与毛泽东拉开距离,接着他就向张坊方向狂奔,以吸引敌人追击,为毛泽东创造脱险机会,此计果然见效,大多数敌人都追潘心源了,毛泽东心知肚明,潘心源是让他择机摆脱敌人。毛泽东迅速掏出几块银元往草丛中一丢,尾随他的两个团丁见钱眼开,赶忙去草丛中找银元,当两个团丁还未反应过来,毛泽东便拔腿向铜鼓方向奔跑。两个团丁见毛泽东跑了,便大喊:跑啦,跑啦!并一边鸣枪追击。前面的敌人听见了枪声,一部分又返回来追击毛泽东。毛泽东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沟,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毛泽东便迅速跳进水沟,借着茅草做掩护,整个身子躺在水沟里。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起这一惊险情景时说:“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任何希望,认为自己一定会再次被抓住,可是不知怎么的我没有被他们发现。”就是没有找到毛泽东藏身的地方。毛泽东机智敏捷的避险措施,有效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捕。
毛泽东一直躲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才从水沟里爬起来,此时的毛泽东已是一身泥淤,鞋子也跑丢了,肚子也饿了,精疲力竭。这时,他在山上碰到了一个打柴的中年男子,毛泽东主动上前打招呼:“喂,下面在打仗?”打柴人问:“什么事打仗呀?”就这样他们一边走一边交谈,当谈到农民协会时,毛泽东问:“你们这里办了农民协会吗?”打柴人说“办了,农民协会好,只是不该打菩萨。”他回答说:“不错,告诉你,我就是农民协会的委员长,我在农民协会是反对打菩萨的,今天下面喊捉人,就是捉我,朋友请救一救我吧!”打柴人很惊讶:“怎么救法?”毛泽东说:“这是两块钱,一块请你帮忙买双鞋,一块请你买点饭。”打柴人说:“可以,你在这里等我。”打柴人下山后没有回家,在一家杂货铺里买了饭和草鞋,匆匆送上山来。打柴人买来了饭和草鞋。这时天色暗了下来,毛泽东一边吃饭一边询问打柴人的情况,打柴人怎么也不肯讲。他哪里想到眼前的人是一位伟人,后来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呢?吃完饭后,毛泽东问:“到铜鼓怎么走?”打柴人说“这就是铜鼓的地界了,叫月形湾。”毛泽东要求打柴人带他到去铜鼓县城的路口上,打柴人用手指点说:“这条路是通往铜鼓县城的,从排埠到县城还有20多里,住一夜再走吧。”就这样,毛泽东在打柴人的安排下,在月形湾的吴家祠住了一夜,第二天安全到达县城第三团团部驻地萧家祠。9月11日在铜鼓发动了著名的秋收暴动。
毛泽东对打柴人的救命之恩一直牢记在心,在与打柴人分手时询问过他的名字,但是打柴人就是不肯说。陈九兴是排埠石溪人,1926年就加入了铜鼓纸工会,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毛泽东上井冈山后,特派地下交通员到排埠找陈九兴,要他上井冈山。这位交通员当时因要去平江办事,约定回来接他一同去井冈山,不知什么原因,交通员没有再回来。陈九兴后来参加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工作。关于毛泽东的这段传奇经历,最早是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在延安时和美国记者斯若谈话中提起,才被世人所瞩目。
第四部分 霹雳暴动
1927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在萧家祠主持召开了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的决定。同时,宣布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正式组建前敌委员会,并对攻打白沙、进军长沙的军事暴动计划作了详细部署。这天又适逢中秋佳节,当晚,毛泽东诗兴大发,在萧家祠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 秋收起义》。
9月11日清晨,毛泽东在铜鼓县城东侧的大沙洲上检阅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全体指战员,宣布起义,并亲自率领起义部队高举工农革命军军旗,经温泉、石桥、上庄向浏阳白沙挺进,这是毛泽东革命军事生涯中的首次阅兵。
9月11日,参加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二、三团,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三个地方同时向敌人发起进攻。
9月11日—12日,三团攻克白沙、东门,连战皆捷,旗开得胜。但由于敌强我弱和缺乏战斗经验,9月14日早晨,三团在东门遭敌袭击,损失严重。为保存实力,毛泽东果断撤出东门,率部向上坪转移,当晚,毛泽东召开全团干部会议,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计划,并通知修水的起义部队:“务于明日午前到铜鼓排埠会合。”
9月15日,毛泽东率部队离开上坪回师铜鼓排埠,驻扎在万寿宫休整。毛泽东到达排埠后,他一边等候一团前来会合,一边开始了建立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开辟一条新型革命道路的思考。在万寿宫休整了三天两夜后,见一团迟迟未到,毅然率部队于9月17日从排埠出发,离开铜鼓向南挺进。
9月19日,毛泽东亲自率领的第三团与修水起义的第一团和安源起义的第二团余部在浏阳文家市会师。
9月20日,毛泽东亲自率领部队开始了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伟大进军。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驶入了属于自己的航道——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第五部分 瞻仰伟人
近年来,在红色旅游热潮的涌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走进铜鼓,了解那段激荡人心的红色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排埠月形湾也因毛泽东机智脱险的传奇故事如今已成为集参观、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
2007年,毛泽东同志的嫡孙毛新宇少将专程到月形湾寻访。毛新宇表示:“铜鼓是秋收起义的前敌委员会所在地,爷爷领导的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铜鼓是爷爷一生中唯一一次遇险而又安然脱险的地方,这也是他灵活机动的策略,假如那次不能脱险,以后的秋收起义,中国的历史都将可能被改写。”
2011年,毛泽东脱险地新增了“毛泽东同志铜鼓脱险专题馆”,详细介绍毛泽东同志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铜鼓脱险的有关史料文字图片。生动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在铜鼓“逢凶化吉举义旗、遇险呈祥上井冈”的故事。伟人从这里走向天安门,成为共和国的开国领袖。
历史的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毛泽东看似偶然的排埠脱险,却蕴含丰富的内涵。正是因为铜鼓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高昂的革命热情,毛泽东才选择铜鼓领导和指挥秋收起义。铜鼓成就了伟人的传奇人生。也正是因为铜鼓人民善良淳朴和深明大义,毛泽东才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985年8月23日,萧克将军在铜鼓视察时高度评价:“铜鼓是昔日革命首创地,是我们共产党起家的地方。”历史是公正的,历史没有也不会忘记铜鼓。如同毛泽东秋收起义期间在铜鼓的伟大实践一样,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由历史的雕琢和岁月的砥砺而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