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煤矿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水、火等灾害比较严重。全省煤矿高沼气、瓦斯突出和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的矿井占50%以上。尤其国有大矿开采深度加大,最大垂直深度已达1000米,地压不断增大,随之冲击地压显现,瓦斯涌出量加大,有的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高达112立方米/分钟。黑龙江省煤层自燃发火期最短的仅为23天。由于开采深度加大,地表煤矿透水事故下沉,汛期河流洪水造成的水患越来越大,导致全省煤矿的水害事故近些年来较为频发,火灾事故和瓦斯事故则时有发生。虽然,黑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伤亡人数和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连续多年都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任务十分艰巨,而煤矿的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更是黑龙江省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年12月1日,七台河市福瑞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八井因违规作业,发生透水事故。在黑龙江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下,在各部门全社会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下,救援队伍科学有序、周密计划、确保自身安全,经过123个小时的全力施救,其中6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给予这次成功救援“大规模、成建制、专业化”的高度评价。这是黑龙江省继七台河“8·23”恒太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和鹤岗“5·2”峻源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后,再一次创造了煤矿事故救援的奇迹,又一次奏响了“不抛弃、不放弃”的最强音。
一、事故经过及救援过程
(一)事故经过。七台河市福瑞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七台河市桃山区管辖,批准开采的煤层为85、90、93、94号共计4个煤层,核定生产能力为4万吨/年矿井,剩余地质储量50.12万吨,证照齐全有效;该矿井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方式,布置有主斜井(700米)、副斜井(740米),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根据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立方米/小时,最大涌水量为40立方米/小时,矿井周边水文条件复杂,有多处老窖积水区。事发前,三片、五片和六片3个小片盘在生产。2012年12月1日晚上11:40,该公司八井矿主因私开工作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越界开采,未采取探放水措施,与一个关闭两年多的煤矿老塘打通,导致透水事故发生。透水地点位于八井三片94号层(标高)—10.6米全煤上山50米处工作面;当班井下作业人员22人,6人安全升井,16人被困井下。
(二)救援过程。福瑞祥煤矿立即向当地煤管局、煤监局、安监局和地方政府报告突发事故情况。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先后向省委、省政府和省安监局、黑龙江煤监局、省煤管局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图,及时启动了地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七台河市政府组织七台河市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和龙煤集团公司矿山救护大队及本地区其他矿山的应急救援队伍到场,成立了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按照应急预案的职责分工,依据矿井资料制定抢险救援方案,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调集救援物资和抢险车辆实施救援工作;经初次勘察井下水位已经上涨到138米—153米,垂深积水为15米,85、90、93和94号四层煤空间积水。
由于井下五片和六片作业区破坏严重,救援人员只能先在三、四、五片作业区开始搜救;同时,从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子公司和地方民营煤炭生产企业抽调专业人员,组成抢险救援队伍,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时任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常务副省长刘国中、副省长张建星、省安全监管局局长杨宝田、黑龙江煤监局局长常天明等领导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指导、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省领导在救援现场传达了时任省委书记吉炳轩的批示,并要求“科学分析、摸清井下实际情况、加快排水,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援”。国家煤监局副局长王树鹤率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召开紧急会议,提出全力以赴抢救井下工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做好后勤保障等具体要求。七台河市委书记张宪军、代市长韩立华连夜从哈尔滨市赶回七台河,现场指挥处理抢险救援工作。
2日上午11:45,救援人员克服井下资料不全,第六片作业区有采空区且面积不详,透水总量不清,透点还在进水等不利因素,经顽强努力,完成第1、2台水泵的安装,并开始排水,排水量为180立方米/小时。
2日上午12:40,经过全力救援,两名遇险矿工获救,安全升井。
2日下午7:50,第3台水泵安装完毕开始排水,总排水能力达到290立方米/小时。
3日上午11:40,第4、5台水泵先后成功排水,总排水能力达到455立方米/小时。
至3日深夜12:00,井下水位下降6.2米,累计排水量达1.1多万立方米,水位标高-133.3米。
3日下午2:00,黑龙江省政府在七台河市召开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七台河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和社会通报了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和现场具体救援措施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4日凌晨0:05分,第6台水泵成功排水,总排水能力达到了555立方米/小时,加快了排水进度;同时安排第7台水泵作为备用。
4日凌晨,3名遇难矿工遗体升井,善后处理工作同时展开。
4日上午7:05,由于井下空间小,只有5平方米断面,再安泵比较困难,指挥部决定开始从井下左五片—96米标高向左六片全煤上山打钻,安装更多的排水管线,加快排水速度或发现遇险人员,进行通风补养。
至4日深夜12:00,水位垂深下降12.55米,累计排水2.1多万立方米,水位标高为-139.65米。
5日凌晨12:00,水位垂深下降21.06米,累计排水量3.3多万立方米,水位标高下降到-148.16米。
6日凌晨12:00,水位下降垂深25.02米,累计排水4.5多万立方米,水位下降到标高-152.12米。
7日上午3:50,井下又发现4名幸存矿工,并于早上5:35分安全升井,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11日凌晨,有3名遇难矿工遗体升井。
截至2012年12月12日,经全力抢险搜救,6名被困矿工获救生还,8名矿工遇难,还有两名矿工失踪。根据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减轻现场工作环境和生活供给压力,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要求非必要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其他救援任务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二、应急救援主要经验
(一)决策指挥科学统一。接到事故报告后,各级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力量往井下铺设管道,加快救援速度事故现场,反复强调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要对矿工、矿工家属和社会高度负责,不惜一切代价,尽最大努力抢救被困矿工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积极有序决策部署现场救援工作。主要现场救援措施包括:尽快搞清井下透水情况,加快排水;根据需要尽快凋集得力救援队伍参加救援;充分听取专家意见,根据地质条件和施救现场的情况变化,科学制定施救方案;找准被困矿工位置,尽快通风送氧,为被困矿工的生存创造条件;全面做好遇难、遇险矿工家属安抚工作,确保家属得到妥善安置等。统一科学的决策指挥确保了救援抢险工作有序、高效、扎实地开展。
黑龙江省在煤矿事故救援现场还首次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现了无线视频的互联互通,实时将事故现场的救援活动等情况传输给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及时接受上级的应急救援指挥命令和救援专家的指导意见,实现了信息实时交换和远程会商,提高了救援效率。
(二)现场救援协调有序。事故发生后,七台河市政府及时启动了地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相关部门和矿山救护队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赶赴事发现场,及时成立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技术指导组、物资供应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安全保卫组、新闻报道组和医疗救护组等8个工作组。结合煤矿的生产实际情况,科学判断井下矿工可能逃生的具体位置,合理确定救援路径和打钻路线,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从七台河市应急指挥中心、龙煤集团公司七台河分公司、七台河宝泰隆公司、清华煤矿、宏泰公司、鸡西海源公司及鹤岗市有关单位,紧急调集救援装备及物资。其中包括车辆150多台,各类水泵24台,电缆6000多米,抽水管线5000多米,电机6台,大功率钻机一部。专业救援人员500多人立即投入救援抢险,为这次煤矿透水事故受困矿工的成功获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三)应急力量协同联动。龙煤七台河分公司抽调最优秀的技术骨干,调集最先进的排水设备,全力以赴抢险救援;省发改委协调航空公司紧急空运钻孔设备;省交通厅为赶往七台河参加抢险救援的救援队伍及车辆开辟绿色通道;鹤岗、鸡西、佳术斯、双鸭山等相邻地市都派来专业人员、救援设备和救护车辆支持抢险。市区安监局全员参战,武警支队出动警力800余人次,市公安局出动警力1000多人次,市卫生局组织50多名医护人员和10余辆120急救车,市人民医院及早腾出专门病房,市气象局在井口设立LED显示屏,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都调集专用车辆和设备赶到事故现场;市区宣传部门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网、香港凤凰卫视、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等媒体工作。桃山区从区委书记、区长到普通干部200多人,一直坚持在现场全力抢险、提供保障;区委安排16名处级干部牵头,由街道乡镇和各科局组成16个包保小组,一组包一户家属,上门人户做稳定工作,保证了矿工家属情绪稳定。宝泰隆公司、百达利公司、坤达公司、鹿山集团、恒太公司等民营企业自发组织救援队伍,无偿提供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救援行动。各区县、金沙新区、开发区、市直和中省直单位,纷纷自发到现场配合救援工作,并带着食品和资金慰问抢险人员。各单位戮力同心、不讲代价、顾全大局,形成了救援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对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回顾此次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行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救援储备的物资仍显不足,无法达到合理配置;现场通讯设备不够完备不够先进,无法形成统一指挥调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的效率。本次事故连同2009年屯兰矿“2·22”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11年恒泰煤矿“8·23”透水事故都给了我们极其深刻的警示:在做好常态管理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
(一)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大煤矿等重点、高危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认真细致进行排查和整治;要认真查找分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煤矿、冶金、交通、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领域的全面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到位,不留后患。要着力解决地方应急管理工作不扎实、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能力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规模与常发事故类型需要、应急物资和应急预案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和松懈情绪,始终保持对重点、高危企业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采取更加严格有效的安全标准、安全监管和安全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筑牢应急管理最后一道防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列为了重点工程。长期以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全省有4支国家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8个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16支地方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与事故多发区域基本实现了“点对点”的全覆盖。目前,针对全省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严峻安全生产形势,应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及时分析、解决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应急资源,健全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在实战中检验和锻炼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综合保障能力,不断锤炼和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救援能力,有效提高事故救援的效率和水平。
(三)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积极组织开展以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冶金、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应急演练活动,推动市、县、乡三级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实现扩大演练层次和涵盖面,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采取突击检查方式和应急响应实战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响应速度,处置方案科学性和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磨合政企联动机制,为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应急管理模式积累经验。